第56章 夫子庙


    我一直在大厅杨宁的消息,一直到我走,杨宁和陆英俊也没有回来。
    前些天三小儿带着我去了一趟大觉寺,他舅老爷是那里的大和尚,我们从他舅老爷手里请到了一个开过光的荷包,荷包上有个卍字,是用金丝绣上的,前面是莲花,后面是佛光普照。
    我求这个荷包就是为了装玉琀,我就不信了,这还镇压不住它。
    还别说,自从玉琀装进了荷包之后,我就再也没遇到那五个小鬼了。
    我就等着杨宁出现,让她看到这玉琀,我觉得她那占便宜的性格,大概率会喜欢这东西,到时候顺水推舟送给她,我最想得到的结果不全是看到杨宁倒霉,我想知道,这东西到底有多大威力。
    说到底,不就是一块和田玉嘛!
    我坐上从北平到金陵的火车的时候,就像是一个孩子一样,时刻盼着火车启动。
    当火车动起来的时候,我内心激动无比。
    尤其是这辆货车是去金陵的,那可是我的老家。
    我们是早上七点车,一直到了第二天的九点钟才到了金陵。
    在北平已经穿秋裤了,但是这里一下车,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这里怎么会这么热啊!
    我这才意识到我是多愚蠢,要是夏天来这里,我大概率会受不了。
    其实我很想找到我的老家,但是五百年了,去哪里找啊!
    我们家是随着朱棣迁都从金陵到的北平,现在的金陵,除了紫禁城还是那时候的紫禁城,还有啥没变啊!
    时过境迁,斗转星移,早就都变了!
    这偌大的金陵城,再也不会有人记得有个王家,更不会记得有个贩马维生的王二。
    到了这里,书生就带着我去了夫子庙,在这里有很多摆地摊卖铜钱铜镜这些的。
    夫子庙这里也算是金陵最大的古玩市场。
    书生带着我来这里可不是选古玩的,我们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他是来找人闲聊和买书的。
    我和人闲聊是最有话题的,因为我祖籍金陵。
    我们一连转了几天,在周末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老先生。
    这是一个古书的书摊儿,卖书的是个头花白的老头,他人长得又黑又瘦,明显是长期饮酒加上营养不良,嘴里叼着个烟袋锅,一边吧嗒一边咳嗽。
    书生偷偷告诉我,这人活不过五年了。
    不过我俩往那里一坐就来了话题。
    老头说:“两位从哪里来?”
    书生说:“我是四川的。”
    我说:“我从北平来,不过我老家是秦淮的。
    以前秦淮河畔有个贩马的王家,我的祖先叫王二,做的就是贩马的生意。
    后来朱棣迁都,我家就随着去了北平。
    一直五百年了,再也没回来过。”
    老头说:“这么说咱们是老乡,我可是土生土长的秦淮人。
    你姓王,我也姓王,搞不好咱们还是一家人呢!”
    书生在一旁挑书,我就坐在旁边和老头闲聊。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