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交锋8(第6页)


    北海行省持续了数百年的高新养镰至今都让无数人又酸又妒,也让北海始终保持着对中洲大量精明强干的少壮派保持着核心的吸引力。
    北海内部的人除了最高层,几乎很少往外调,但偶尔却也会从中洲挑选一些少壮派调到北海,每一个职务的调动,几乎都会打破头,所有人都拼命的想要在北海任职,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里有着不可思议的福利体系。
    中洲有没有个人身家在数十亿而且还显得光明正大不怕被调查资金来源的议长?
    有,在北海。
    中洲有没有身家数十亿同样不怕调查的总督?
    有,同样也在北海。
    中洲有没有身家数十亿也不怕被调查的将军?
    还是在北海。
    最新一期的北海薪资调整中,北海议长,北海总督,北海军团第一副副军团长的薪水是七千五百万中州币。
    每年七千五百万。
    而次一级的北海理事,年薪是每年六千万。
    非理事副总督级成员,每年年薪五千万。
    而具体到北海各个城市,圣州市长拿的是理事一级的薪水。
    其他城市的一二把手,行省级各要害部门,年薪普遍在三千万左右浮动。
    副职则在一千万到一千五百万之间。
    再往下城市部门司局,各个处室,科室,到科员,每一级都有明确的薪资。
    三年前在北海行省的真实统计中,一位北海普通科员年收入是六十八万中州币。
    四十万是年薪,二十八万是单位分红。
    帝兵山每年为北海的行正系统就要开出去上百亿的薪水。
    这只是薪水而已,不是某些投资,也不是启动某些项目,只是单纯的薪水。
    在完全让人不可置信甚至觉得荒唐的薪水中,北海行省也在近乎疯狂的为帝兵山创造着更加让人不可置信的利益。
    北海的行正机构是全中洲最为精简的,在中洲某些城市动不动就十多位的副室长密密麻麻的情况下,北海各个城市最多只有五位副室长的结构显得独树一帜。
    每个人都有着明确的分工,每个人都有着明确的职责,所以他们的机构最精简,但效率却是最高的。
    坐在自己的岗位上,无论是领导还是科员,所有人都在竭尽全力的认真负责着自己的工作,甚至让自己的工作领域变得更加宽广,拿到最大的工作成果。
    主管工业大部分时间都下去调研。
    主管招商的整天带着下属跟一群业务员一样疯跑。
    那是一种难以形容的拼命认真的气氛。
    狂热,兴奋,而且很幸福。
    每个人都在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并且全心全意的为了让北海的每一个人过的更好。
    北海的年终审计完全是由帝兵山的核心人员负责,没有半点虚假,具体到各个城市各个部门,干得好,除了年薪还有相当一部分绝对慷慨的分红。
    做的不好,工资降级。
    连续两次工资降级,取消任命。
    锋利,准确,清晰。
    而与高薪资待遇所配套的,则是在吏治方面残酷的近乎残暴的刑罚。
    这是悬在北海所有人头顶的利剑。
    受会金额十万元以上,无期徒刑,终身不得减刑。
    受会金额五十万元以上,死刑,立即执行。
    受会金额壹佰万元以上。
    全!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