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渔童与雾中船
谷雨时节的渤海湾总笼着层奶白色的雾,像是哪位仙人打翻了羊奶罐。
十三岁的海子蹲在礁石上抠海螺,裤脚卷到膝盖,露出被咸水腌得黝黑的小腿。
他手里攥着枚拳头大的贝壳,螺旋状的壳面上刻着弯弯曲曲的纹路,像被潮水冲乱的水草,又像某种古老文字。
&0t;海子!
回家吃饭啦!
&0t;母亲的喊声从石屋方向飘来,混着海菜饼子的香气。
海子应了一声,把贝壳塞进粗布裤兜,忽然觉得指尖麻,那些符文竟在掌心投下淡青色的影子,如同活物般蠕动了两下。
他甩了甩手,以为是错觉,踩着湿滑的礁石往回跑,裤兜里的贝壳撞着膝盖,出细碎的轻响。
深夜,海子被一阵古怪的声音惊醒。
窗外的雾浓得化不开,像团固态的棉絮堵在窗棂前。
他赤脚走到门口,听见海浪声中夹杂着木头吱呀声,仿佛有艘船正在靠近。
借着月光,他看见海平面上漂来艘黑帆船,船帆低垂,船头挂着两盏气死风灯,昏黄的光在雾中晃出两个朦胧的光斑。
更诡异的是,船上没有半点人声。
海子攥紧门框,想起老渔民讲的&0t;幽灵船&0t;传说——据说海上遇难的船只若含冤未散,就会在大雾天重现。
他想喊醒父母,却现喉咙紧,不出半点声音。
黑帆船缓缓靠岸,锚链坠入水中的声音闷得像块石头砸进棉花里。
好奇心战胜了恐惧,海子摸出藏在门后的鱼叉,悄悄溜出石屋。
浓雾贴着皮肤,带着股铁锈味,像是有人在雾里撒了把碎铁屑。
他踩着湿沙走近帆船,船身漆着剥落的朱漆,隐约能看见龙的图案,船头雕刻的狰狞兽头嘴里叼着枚铜铃,却没有半点声响。
船舷边垂着绳梯,海子犹豫片刻,还是抓住绳子爬了上去。
甲板上铺满青苔,踩上去滑腻腻的,散着腐朽的气息。
月光穿透雾气,照亮了舱口附近的景象——十几个穿着古代铠甲的士兵躺在那里,头盔滚落在一旁,脸上盖着青灰色的布,手里还紧握着锈迹斑斑的长剑。
海子捂住嘴,只觉心跳得要撞破胸膛。
这些士兵的铠甲上绣着&0t;齐&0t;字徽记,腰间挂着皮质箭囊,里面还插着几支断箭。
他忽然想起私塾先生讲过,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曾与燕国在渤海生海战,难道这些就是当年的战死者?
他蹑手蹑脚地走向船舱,木门上挂着铜锁,却已锈成一团。
轻轻一推,门&0t;吱呀&0t;一声开了,霉味扑面而来。
舱内摆着一张紫檀木桌,桌上放着卷羊皮地图,边角处用朱砂画着骷髅标志,标注着&0t;死海&0t;二字。
旁边是个黄铜罗盘,指针疯狂地旋转,指向船尾方向。
最显眼的是墙角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古籍,书脊上的字大多已模糊不清,唯有一本《齐军战纪》还算完整。
海子翻开扉页,上面用血写着:&0t;吾等因主将贪功,误中埋伏,全军覆没。
上天垂怜,以贝壳为引,困于幽冥之船,永世不得归乡。
若有后人得见此书,望毁去贝壳,解吾等诅咒&0t;字迹到此为止,最后几个字被泪水晕开,成了团模糊的血渍。
海子猛然想起裤兜里的贝壳,刚要掏出来,忽听身后传来锁链拖地的声音。
他转身望去,只见一个穿着红色战袍的男人扶着桅杆站起,铠甲上的鳞片泛着青绿色的光,脸上有道从眉骨划到下颌的伤疤,眼神却透着疲惫和哀伤。
&0t;你是谁?&0t;海子握紧鱼叉,声音却在抖。
&0t;我是齐军的副将,姓陈。
&0t;男人开口,声音像晒干的海带摩擦般沙哑,&0t;小姑娘,你怎么会有这枚贝壳?&0t;
&0t;我在海边捡的。
&0t;海子这才现对方误把自己认成女孩,刚要解释,却注意到陈副将身后陆续站起的士兵,他们都用空洞的眼睛望着自己,铠甲下渗出黑色的液体,滴在甲板上出&0t;滋滋&0t;的响声。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