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行个方便(第2页)


    黄举天从容地穿上已经洗净的袍服,眉宇间多了些深邃:
    “先生所言极是。
    “然‘明理识源流,谈经耻糟粕’。
    “西域医术虽不及我中土精深,也有其独到之处。
    “正如这青蒿素,虽源于古方,却需以新法提炼,方能见效。”
    说完,黄举天沉默了。
    他好像无意间又当了回文抄公。
    李景让听罢,亦陷入沉思。
    虽觉此言与自幼所受的儒家教诲有所相悖,但他并非迂腐之人,思忖片刻,终是点了点头,缓声道:
    “我知举天之意。
    但到了州府,最好莫提西域之事。
    若王弘业问起,你只答是无意间钻研所得,方为稳妥。”
    黄举天眉梢微挑,好奇顿生。
    他撩起袍角,从容落座于李景让身侧的凳上:
    “这是为何?”
    李景让略一沉吟,便将其中缘由娓娓道来。
    原来,王弘业出身太原王氏,虽属五姓七望之一的高门大族,却为旁支庶族,家族背景难以倚仗。
    前些年,他为求升迁,在牛党与李党之间左右摇摆,最终却因两面不讨好而被贬至陇右为县官。
    如今能升至刺史之位,全赖他年前写信为仇士良祝寿,攀附宦官集团所得。
    “几年前,他在陇右任职时,曾接待过一支西域商队。”
    李景让继续说道。
    那商队领自称来自大食国,携带有珍稀药材,声称可治百病。
    王弘业起初对其礼遇有加,甚至亲自设宴款待。
    不久后接到民间告,说是可治百病的珍稀药材治死了百人。
    王弘业彻查之下,才现商队所售药材多为劣质,可为时已晚——
    已有御史将他的疏忽,捅上了朝堂。
    此事令他深恶痛绝,自此对西域持保留态度,认为其虽有奇技淫巧,却缺乏中原文化的道德约束。
    “原来如此。”
    黄举天微微颔,淡淡道:
    “如此说来,此人不过是个见风使舵、见利忘义之徒?”
    李景让目光微凝:
    “即便心中轻视,也需认真应对,不可大意。”
    说完,他将刚刚写好的两封文书往前一推,让黄举天将第二封交给王弘业,自己则将第一封呈给卢钧。
    黄举天接过文书,仔细翻阅。
    见李景让在两封文书中,最多只肯给王弘业报个末功;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