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登州府拜访袁可立 抱大腿童子硬拜师(第2页)


    沈毛二人闻言甚是惊奇:“不知此子说了何等惊世之言,竟让袁公也感震惊。”
    袁可立反手指了指自己身后墙上挂着的一幅字画,画的两边有一对联:“此子所言,便在此联中。”
    沈毛二人都是武将,对于文官屋里的字画之类并无兴趣。
    虽多次到袁可立的值房,但从未注意值房墙上挂的字画上画是啥内容。
    今日得袁公提醒,这才认真的仔细观察起袁可立值房里挂的那幅字画。
    只见那墙上挂着一幅市井百态图,画中描绘着市井小民的生活状态,并没有什么稀奇之处。
    画的两边挂着一幅对联,上联书:天下兴亡,缘何匹夫有责。
    下联书:寒暑更替,顿感物力维艰。
    沈毛二人文化有限,并非饱读诗书之人,哪里记得哪一句是古语,哪一句是新作。
    看来看去没看出个头绪来。
    怼着字画瞅了半天,最终还是摇摇头:“下官愚钝,实在看不出来。”
    袁可圣没有对沈毛二人作出解释,只是把这事情的前因后果娓娓道来:“前年文登县县令石三畏因为治理文登县有方,使得文登县无有乞丐亦无有流民而得到褒奖。
    后那石三畏调任莱州府,到本官处叙职,据其当面陈述,文登县有一户姓程的人家需要大量的人手帮其做工,正好文登县城外有大量的流民驻足。
    后在文登县衙的协助下程家把文登县所有的流民与乞丐全部清扫一空,使得文登县城内外为之一新。
    那石三畏为表彰程家为文登县做的贡献,亲率文登县衙全体官员到场致谢。
    此子当场表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朝廷,为官府排忧解难,是每一个百姓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区区小事,不足挂齿。
    把那石三畏感动的都调离文登县了,还对此子念念不忘。
    一直在老夫面前夸此子聪慧过人,将来必是栋梁之材。
    现如今文登县新任县令谢啓衷又对其褒奖有加,并不惜以个人名义求老夫为其寻求帮助,看来此子之名并非虚传。”
    沈毛二人甚是惊奇:“此子竟有如此大能,竟让一县父母官不惜甘冒营私舞弊之嫌为其求取前程。”
    袁可立摇摇头:“非也,非也,解大人并非为此子求取前程,而是为此子要做的事寻求老夫的帮助。
    这封信你们看后自然就明白了。”
    言罢便把手中的信递给了沈有容。
    沈有容匆匆把信看完,便把信件递给那毛文龙。
    独自由衷感叹:“此等人家如此仁义,如此人情,只为能求得高产粮种,此为大善。
    其子女将来定有大福报,此子恐怕前途不凡。”
    让毛文龙接过信纸,匆匆看过之后也跟着赞叹:“此等人家,仗义疏财,救人无数,当得世人表率,袁公,下官觉得此子当得一见。”
    “老夫也有此意,来人。”
    “小的在,大人请吩咐。”
    门口侍卫回身应道。
    “去传那门口送信的小公子进来,本官有话问他。”
    “是。”
    侍卫应了一声,转身对着门口站着的兵丁甲传话:“大人有令,传文登县程知秋公子进来,大人有话要问。”
    兵丁甲站在门口等了好长的时间,不知道上面有没有什么话要传,不知道需要等多长时间,又不敢离开,心里正在暗自着急,里面待卫总算传出话来:传见门外的公子入内。
    兵丁甲是大喜,应了一声:“小的马上去传。”
    转身就往衙门口走。
    巡抚衙门外,程大少递进书信后便站在衙门前等待,可左等也不见有消息,右等也不见有消息,眼看着都要到午时还没见兵丁甲出来。
    再过一个小时辰府衙就要下值了,都等了快两刻时辰了还没消息传出。
    这大冷的天,虽然已经到了三月,可那小北风还是跟小刀子似的,刮的小脑瓜子生疼,大少揉着自己拔凉拔凉的脑袋,有些着急起来,开始在衙门前转圈踱步。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