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年方十八入军营出生根基为煤矿(第2页)
无论他的战友陈大树怎么帮他站军姿,可孙弘业的军姿,依然是站得不太好。
当时正值我国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前线阵地伤亡人数众多,各地的军区急缺士兵。
因此,国家在招收新兵的时候,检兵不是十分严格。
而训练场地的远处,新兵班的战友们,又接着在练习拉单杆、做俯卧撑的项目了。
新兵孙弘业站了整整一天的军姿,除了吃饭的时间,其余时间都是站在训练场地,恍若寒瑟秋风中的小白杨,不禁风霜,左右摇摆。
陈大树当然也陪着他站了整整一天的军姿。
孙弘业,名字倒是取得有点磅礴大气,足见他父母亲对他寄予着非凡的厚望。
孙弘业的父亲,名叫孙司式,是国营煤矿上的一位小干部。
那时都是国营单位,国家的地底下藏有挖之不尽的煤块。
全国各地的煤矿数不胜数。
孙司式一直都是在煤矿上班,那时的国营单位大多数都有住房分配。
孙司式家的房子是煤矿上所分的楼房,一楼,三室二厅,面积七十平方米。
当时的户型都是统一设计,面积不大,单位上所建的房子,不可能是大户型的。
再说,不出一分钱,能分到房子就不错了,哪里还有谁嫌弃面积小呢?
当时的社会流传着一种说法,有女儿的人家是个个都记得牢牢的。
这种说法是:有女不嫁两种人,一种是下煤矿井挖煤讨生活的;而另一种是上峭壁山上采集岩石讨生活的。
所以者何?
第一种下煤矿井的。
为什么有女不能嫁这种人?
因为煤矿井下面,危险异常,意外频频,灾难丛生。
那些下去煤矿井下面挖煤的工人,经常出现意外而遭遇死亡。
那时的安全工作做得不全面、不牢固。
煤矿方面的规章制度尚未完善。
只要是地底下有煤,那么,地底下大多是被各方人等,挖成了一窝窝的好像是蜜蜂筑的蜂窝状的形状。
挖煤的人,有国营单位的,也有私人偷偷摸摸在远离人群的地方而挖的。
地面不震自动,地底时有崩塌,人员每有伤亡。
煤矿工人的家属,白人送黑人是家常便饭。
下井工人缺手少脚属屡见不鲜。
我家门前的马路上,经常看见有青壮年挑着一担担的小木棍,气喘吁吁地匆匆路过。
我家门前的马路没有通公共汽车,得赶路到十里地外才能坐公共汽车到城里。
我家门前的左边马路,紧靠着山坡。
山坡上有一棵大大的刺楸树。
故那一大块的马路都有树荫。
挑着一担担的小木棍的青壮年,经常就把挑着的小木棍停靠着山坡脚跟,坐在刺楸树荫下歇息,脱下头上戴着的草帽,用草帽扇着凉风,黝黑的脸上早已被汗水流成大花脸,浑身衣纱被汗水打湿,黏在后背上。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