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技术更新新疗法升级


    沈清秋猛地合上记录本,抬头看向冲进来报信的年轻医者,眉头紧皱。
    “什么症状?详细说。”
    “是……咳血、高热、四肢抽搐,而且传染性极强,村中已有三十余人患病,情况危急。”
    那医者喘着气,脸色苍白。
    议事厅内原本热烈讨论新疗法的众人瞬间安静下来,目光全都集中到沈清秋身上。
    她沉吟片刻,道:“立刻派人去西南调查,封锁疫区,禁止人员随意进出。
    同时调拨一批药材和防疫药剂过去。”
    赵铁柱点头应声,转身安排人手。
    沈清秋站起身,环视众人:“现在不是研究新疗法的时候了,先控制住疫情。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加快技术更新的步伐,必须让新疗法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应对突状况的能力。”
    众人纷纷点头,议论声再次响起。
    ---
    夜色渐深,义医馆灯火不熄。
    沈清秋坐在议事厅中央,面前摆满了从各地带回的手稿、病例、图表。
    她翻阅着陈骁在南疆记录下的热疗笔记,又对照北疆带回来的针灸图解,眉头渐渐舒展开。
    “疗效和适用范围并不冲突。”
    她忽然开口,“比如热疗,虽然资源受限,但我们可以通过炭火蒸汽模拟效果,扩大使用范围;而针灸能增强药物吸收,提升疗效的同时,也能适用于不同体质的患者。”
    一名女医者点头附和:“我这段时间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如果把针灸作为辅助治疗手段,配合新疗法的核心药物,不仅能提高治愈率,还能减少药物用量,降低副作用。”
    沈清秋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正是这个思路。
    我们要做的,不是单纯地叠加各种疗法,而是融合、优化,形成一套更科学、更系统的治疗体系。”
    她拿起笔,在纸上快勾画出一个框架:以原新疗法为基础,加入热疗模拟技术、针灸辅疗方案,并引入外科清创术以应对并症。
    同时,针对传染病风险,加强清毒流程和隔离制度。
    “接下来,我们要分组实验,验证这些改进是否可行。”
    她的声音坚定有力,“具体分工如下:一组负责热疗装置的设计与测试,二组进行针灸配穴试验,三组整理外科清创流程并制定标准操作手册,四组负责药物剂量调整与药效对比分析。”
    众医者迅行动起来,各自领命而去。
    ---
    清晨的义医馆外,一群病患已经在门口等待。
    他们听说这里的新疗法有了升级版本,不仅治好了老毛病,还能应对一些从未见过的病症。
    沈清秋亲自坐镇诊疗室,一边观察病人反应,一边指导团队成员调整治疗方法。
    一位年迈的农夫被抬了进来,面色青,呼吸急促。
    “昨晚开始热,今早咳出血来。”
    他家人焦急地说,“之前吃过一服药,没见好。”
    沈清秋诊了脉,又查验了舌苔和体表温度,转头对身旁的陈骁道:“用热疗先把体温降下来,再配合针灸疏通经络,最后服用清热化瘀的汤剂。”
    陈骁立即带领两名医者开始操作。
    炭火蒸汽缓缓升腾,木桶中的水温逐渐升高。
    他们在病人的背部敷上湿热毛巾,同时在关键穴位施针。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