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锦堂春(第2页)


    太宗淳化三年正月,翰林学士承旨苏易简、翰林学士毕士安、知制诰钱若水、王旦、吕佑之等五人被确定为当年贡举的考官,苏易简为主考官。
    苏易简得知被委以重任,担心亲戚朋友找自己走后门请求照顾,为避嫌,主动率领其他四名考官一起跑到尚书省把自己锁了起来,直到当年贡举结束才出门回家。
    苏易简等人的行为出于自,但宋廷认为这种举动可以有效防止考生请托,防止考题泄密,便将之定为惯例。
    锁院制度执行十分严格,相关人员锁院期间,不准与外人接触,更不准回家,饮食等都由专人送入,睡觉、更衣都在贡院进行,生病则有医官诊治,就连很多细节都被考虑在内,比如考官被下诏任命后,立即被送入贡院锁院,不得以任何借口滞留,更不允许与任何人员接触交流。
    如有违反,将接受重罚。
    真宗大中祥符七年,翰林学士王曾、知制诰钱惟演被任命为知贡举,在等待前往锁院的空隙,王曾与同僚李维说了几句话,一旁的工作人员立刻将王曾、钱惟演、李维三人分开单独问话,三人陈述一致,查明王曾是向李维叮嘱家事,这才作罢。
    虽然只是个例,几天后,宋廷还是颁布一道诏书规定:
    “今后所差考试、解并知举官等,宜令阁门候敕出,召到画时令阁门只候引伴指定去处锁宿,更不得与臣僚相见言语。
    如违,仰引伴使或阁门弹奏,并当重行朝典。”
    锁院的时间范围从受诏之日开始,到放榜之日结束,短则十几天,长近两个月,通常在一个多月。
    仁宗嘉佑二年省试,欧阳修知贡举,“绝不通人者五十日”
    ,锁院长达五十天;哲宗元佑三年年,黄庭坚为省试参详官,“乃是在院四十四日”
    ,锁院四十四天。
    锁院的人员范围,也逐渐从考官扩大到监考、主文、考校等相关人员。
    二月十五日,大宋元佑六年辛未科礼部省试第一天。
    寅时许,国子监前的广场上已是人声鼎沸,灯火阑珊处尽是高装巾子的举人士子。
    贡院围墙前一溜烟挂着灯笼,上书各路各府名,各地举人集合待检。
    王棣哈欠连天,暗自吐槽:咱是正缺觉的年龄段啊,这深更半夜离开暖和的被窝真真遭罪。
    但这也纯属无奈,数千举人入贡院,仅搜检便得耗费一个多时辰,不早早赶到恐怕会错过入场时间。
    能尽早入场也正好可以多熟悉熟悉考场环境呢。
    寅时正,监门官开始点到,考场座位榜图前二日便已张贴公告,点过名后考生依次排队等待检录。
    卯时将近时,贡院左右大门徐徐打开,几个公差抬着香案摆在阶前,上设香烛。
    稍顷,走出二人。
    一人着一身绯色山水官服、腰佩鱼袋,正是本科知贡举官刘安世。
    另一人则是穿着绿色花鸟官服,乃是同知贡举官舒亶。
    宋代公服与唐代稍有一些区别。
    如,虽然同用圆领,而宋代公服多用宽袖。
    元丰年间更定服制,公服只用三种颜色,四品以上用紫,六品以上用绯,九品以上用绿,取消了青色。
    官服图案以等级分,一,二品的画龙,三,四,五品是山水,以下是花鸟。
    刘安世时任从四品宝文阁待制,另兼从五品枢密都承旨。
    舒亶则是正八品国子监丞。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