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赚大钱(第2页)


    大家看着外面大量人等待参观售楼处,不由得目瞪口呆,虽然他们得到‘广告’欣喜,认为陈光良这次又要出尽风头,但没想到如此的风头正劲,赶来的买家怕是有好几百户。
    华夏垦业银行的总经理王伯元,惊叹道:“看这样子,这一次成交的金额怕是过百万吧?”
    他现在是即想拉陈光良的存款,也想放贷给陈光良,总是就是要争取这个业务。
    陈光良笑道:“不知道成交多少,但我们这次是拿出122幢三层洋楼!”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那就是近两百万大洋!
    至于能不能出售,他们心中已经有答案,毕竟长江地产的条件实在太好了。
    严智多这时候感叹道:“此方法一出,那些大洋行投资房地产的优势荡然无存,小地产公司也能分一杯羹,而整个沪市的地产将更加的炽热。”
    这话没错!
    原本投资这种新式里弄,很多都是大地产公司、银行,例如‘四名银行’前世就足足投资了1200幢住宅,全部用于出租。
    由于地皮是还没有涨价买起来的,而投资的房屋又比较早,在30年代初就已经有1200幢房屋,所以在1937年前早已经回本(一年租金作为顶手费、每月租金也很高,基本五六年回本)。
    如今则不一样了,只要地产公司可以买得起地皮,就能利用客户的钱,来修建房子。
    陈光良认真说道:“那倒也未必!
    要想做到我们这样的,先得有信誉,否则后面业主很难相信小地产公司。”
    长江地产在去年的业绩,那可是实打实的,三个地产项目已经交付两个,还有一个项目也将在几个月交付。
    更不要,长江地产先一步建立起优势,便是后面最大的‘信誉’。
    而且其它公司想学,总归也得花几个月时间学习,这就是一个时间差!
    众人笑而不语,很显然他们觉得陈光良太过自信了。
    其实陈光良也知道自己是在虚张声势,他这次的成功,可能真的会引起整个沪市的房地产‘大地震’。
    届时,炒地皮将更加火热,建筑投资更加的庞大,可能在2年时间内,房地产形成一个饱和。
    这一点,他也要将‘不赚最后一个铜板’的座右铭,一直放在心上。
    “付款我已经筹备好了,在哪里签约?”
    一名顾客在上午十点,就匆匆来到售楼处,并大声喊道。
    “先生,在那边签约!”
    “先生,麻烦排一下队,依次签约。”
    好家伙,早已经有人在进行签约了。
    有的人本来就是带着钱来的,所以上午十点已经排队开始签约了。
    财务部派出四名人员,专门负责签约事宜,另外有律师馆的两名律师现场办公。
    资金安全上,陈光良将自己的十六名安保队尽数调往这里,清一色持枪保护。
    “先生,这份合同一式三份,我们持有两份,有一份是备用。
    您一定要保管好合同,这个合同具备法律效应,不管是你房子的产权,还是后期的房产交易,都是需要的。”
    “好好,那假设合同丢了,怎么办?”
    “这不是我们这里有备用的么,当然这么重要的东西,它等同于房契,所以一定要保管好。
    另外,每月我们会定期收取你们的分期资金,若是你违约,合同上可写着明白的。”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