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大臣徐浩


    徐浩,其表字已不可考,乃东晋时期东莞姑幕人士。
    他系出名门,乃是徐邈之子,徐豁之胞弟。
    在仕途之上,徐浩亦有着不俗的履历。
    他曾历任散骑侍郎一职,此职位虽非位极人臣,但也责任重大,需时刻伴随君主左右,为其出谋划策,提供各种建议与意见。
    而后,凭借自身出众的才能和卓越的政绩,徐浩又获任西阳太守这一要职。
    主政一方期间,他励精图治,积极推行各项改革措施,致力于改善民生,促进地方经济展。
    不仅如此,他还注重社会治安的维护,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使得辖区内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有序。
    在东晋时期,散骑侍郎主要负责侍从皇帝左右。
    他们要随时听从皇帝的差遣,传达诏令等事务,比如在朝堂议事或者宫廷活动中,传递皇帝的口谕等。
    有规谏得失的职责。
    这要求散骑侍郎能够观察朝廷政策、官员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并且向皇帝进谏。
    徐浩如果很好地履行这一职责,就可能对纠正朝廷的一些不当决策起到积极作用,维护朝廷公正清明的风气。
    顾问应对也是重要职责之一。
    当皇帝对典籍、礼仪、前朝故事等内容有疑问时,散骑侍郎需要凭借自己的学识提供准确的回答。
    徐浩或许可以凭借自己的见解为皇帝提供知识参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皇帝对于某些事务的看法。
    行政管理是要职责。
    徐浩需要负责西阳地区的户籍管理、赋税征收、土地分配等事务。
    他要确保当地的行政系统正常运转,维持社会秩序,保证政令畅通。
    比如,在户籍管理方面,他要准确登记人口信息,防止有人隐匿户口,以保障国家税收来源稳定。
    军事防御也至关重要。
    西阳地处东晋疆土之内,可能会面临周边势力的侵扰,徐浩作为太守要组织和训练地方军队,加强城防建设。
    比如,组织民众修缮城墙、设置烽火台等防御设施,以应对可能的军事威胁。
    司法审判也是职责范围。
    他要处理当地的诉讼案件,维护司法公正。
    对于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需要依据当时的法律进行公正的审判,使得当地民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在东晋末年,徐浩与镇南将军何无忌一同在对抗卢循的战斗中遇害,时间大约是在公元41o年。
    何无忌是东晋末年的名将,在卢循之乱中,他英勇作战,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兵败身亡。
    徐浩作为其同僚,在战斗中同样表现出了英勇无畏的精神,与何无忌一起为抵御卢循的叛军而奋战,最终不幸遇难。
    何无忌(?—41o年5月9日),字无忌,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县)人。
    东晋末年将领,名将刘牢之外甥。
    何无忌少有大志,获州府命为从事,后转太学博士,舅舅刘牢之镇守京口时也常与他参议大事。
    隆安四年(4oo年),司马元显封其子司马彦璋为东海王,任命何无忌为东海国中尉,加号广武将军。
    元兴元年(公元4o2年),这一年注定是风云变幻、局势动荡不安的一年。
    当时,东晋朝廷面临着来自荆州刺史桓玄的威胁,于是派遣刘牢之担任前锋都督,率领大军前去征讨桓玄。
    然而,随着桓玄的军队逐渐逼近建康城,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生了——刘牢之竟然迟迟没有对桓玄起进攻!
    原来,刘牢之心中有着自己的顾虑。
    他担心一旦成功消灭桓玄之后,自己会因为功高震主而无法被司马元显所容纳。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