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审讯(第4页)
郭勋额头微汗,忙道:“陛下圣明,此乃防微杜渐之道。”
“朕非多疑之君,”
朱厚熜起身望向窗外渐白的天际,“但武臣贪墨若成惯例,何以守边?尔告诉他们——”
他忽然转身,目光如刀,“若想留体面,便把账册之外的事也说清楚。”
“臣遵旨。”
郭勋伏地叩,已知陛下虽未扩大株连,却借东厂介入断了勋贵串联之路。
晨曦初透北镇抚司,李镗伏于直房草席,听远处锁镣声渐近。
知是团营王参将、都督府赵佥事就擒。
典狱吏推门掷来干净囚衣:“上头吩咐,换了衣裳画供。”
李镗抚触粗布,忽忆三年前处决的盐枭临刑语:“锦衣卫的供状,是拿犯人血写就的。”
此刻方悟,供状上每字皆如绞索,昔日自己执绞他人,今日他人执绞自己。
是日午后,镇抚司张榜公示李镗案招状,末行朱批:“从犯李镗,念其告,减死一等,戍辽东都司,永禁回籍。”
百姓围观血手印窃语,却无人注意榜文角落小楷:“涉案武臣俱着革职候审,勋贵夺俸半年,团营坐营官着兵部另选贤能。”
勋贵集团的有限妥协三日后,武平伯陈熹、隆平侯张玮等团营坐营主官递上请罪疏,内称"
误受边将馈遗,恳请解职待罪"
。
朱厚照批红却出人意料:“武臣当效命疆场,而非专营财货。
念及初犯,各夺俸一年,仍留原职整饬军务。”
此旨一出,满朝哗然。
兵科都给事中安磐拍案而起,连夜草疏弹劾:“本朝事例,私役官军者,一名笞四十,每五名加一等,过十名杖一百。
今诸勋勾连边将,私谋官职,然自拟名数具牍上请,较私役之罪何止百倍?若仅夺俸了事,何以谢九边将士?宜追寝前命,革堂闲住,以示薄罚。”
疏入留中不。
两京十三道御史亦合疏力谏:“勋贵世袭武职,食禄千石,不思报国反行贪墨,若不严惩,恐开‘武臣犯法可自赎’之例。
昔年太祖治下勋贵何其严哉,诸勋不敢犯法。
永乐时,靖难功臣不下数十人,然克享禄位于悠久者鲜矣。
陛下有志效仿祖宗,置法何其宽哉。”
面对举朝的声讨,朱厚照连日召内阁入宫,商议。
不久又召都督许泰、郭勋、张仑、江彬、京营提督杨一清入宫议事。
最终,皇帝命涉案武将皆免,交刑部议罪,武平伯陈熹、隆平侯张玮等勋贵,入督察院回话。
令广宁伯刘太于练武营,永康侯徐源于效勇营,羽林指挥使高泽五军营围子手各坐营,泽升署都指挥佥事,一一不表。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